策展緣起:
當今人工智慧(AI)浪潮席捲全球,近十年在各領域造成快速鉅變。隨著OpenAI於2022年底的推出ChatGPT,更是讓「生成式AI」(Generative AI)的強大威力對整個人類社會、產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。
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而言,當AI大幅躍進讓技術門檻急速降低,藉由生成式AI的輔助,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身兼導演、編劇、動畫、配樂、舞台/服裝/角色設計等諸多職位完成一部影片、動畫或動態繪本。這技術差距的彌平改寫了人與人之間能力差異的尺度,如何以「導演&美學」把故事說得「情節精采」,畫面又「好看迷人」才是未來獲勝的至要關鍵。
本特展乃是課程:「編劇、導演與AI」的學期創作成果。此課程以生成式AI的文字、影音生成技術為教學主軸,朱靜美教授在導入自身人文領域「導演」與「美學」專業能力,同步開發學生在想像力與創造力、影像敘事溝通、五感美學整合、AI實務技術這四大核心能力。將課堂變成學生想像力的孵化器,創作的夢工廠。
在本次特展中,學生將呈現自己如何運用生成式AI的技術,將經典的莎劇文本,改編成為5分鐘到8分鐘的動畫微電影。
以及創作歷程中發展的角色服裝造型、主要場景設計、導演分鏡表、主題音樂等創作內容。
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而言,當AI大幅躍進讓技術門檻急速降低,藉由生成式AI的輔助,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身兼導演、編劇、動畫、配樂、舞台/服裝/角色設計等諸多職位完成一部影片、動畫或動態繪本。這技術差距的彌平改寫了人與人之間能力差異的尺度,如何以「導演&美學」把故事說得「情節精采」,畫面又「好看迷人」才是未來獲勝的至要關鍵。
本特展乃是課程:「編劇、導演與AI」的學期創作成果。此課程以生成式AI的文字、影音生成技術為教學主軸,朱靜美教授在導入自身人文領域「導演」與「美學」專業能力,同步開發學生在想像力與創造力、影像敘事溝通、五感美學整合、AI實務技術這四大核心能力。將課堂變成學生想像力的孵化器,創作的夢工廠。
在本次特展中,學生將呈現自己如何運用生成式AI的技術,將經典的莎劇文本,改編成為5分鐘到8分鐘的動畫微電影。
以及創作歷程中發展的角色服裝造型、主要場景設計、導演分鏡表、主題音樂等創作內容。
指導教授:朱靜美教授
創作學員與莎劇改編文本(依姓氏排列):
*展覽日期:
2024年12月24號(二)下午1:30至4:30
*展覽地點:
臺大綜合教學館 401未來教室,可搭乘電梯或步行直接上四樓。
(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,從正門口入校,步行約10分鐘)
莎劇劇本簡介與核心主題
《暴風雨》故事大綱
《暴風雨》是莎士比亞晚年的一部浪漫劇,以魔幻島嶼為背景,全劇圍繞在復仇、饒恕和和解的主題。劇情起始於前米蘭公爵普洛斯彼羅因沉迷魔法疏於國政,被弟弟篡位逐出米蘭,普洛斯彼羅與女兒米蘭達最終流落至一座荒島。靠著書籍和魔法,普洛斯彼羅控制了島上的元素精靈愛莉兒和野人卡列班。十二年後,普洛斯彼羅計劃向背叛他的弟弟安東尼奧復仇,於是利用魔法製造一場暴風雨,將敵人們的船吹至他的島上。 被困島上的船員包括普洛斯彼羅的兄弟安東尼奧,以及當時幫助安東尼奧篡位的那不勒斯國王阿隆索、他的兄弟塞巴斯蒂安、兒子斐迪南。他們在島上分散開來,各自經歷試煉。阿隆索為自己幫助安東尼奧奪權感到悔恨,以為兒子斐迪南溺水身亡;斐迪南則與米蘭達相遇並墜入愛河,兩人的純真愛情成為全劇的核心亮點之一。 另一方面,塞巴斯蒂安與安東尼奧密謀謀害阿隆索以奪取王位,卻被愛莉兒暗中阻止。卡列班則與船上的酒鬼特林庫羅和斯蒂芬諾結盟,試圖推翻普洛斯彼羅,但因愚蠢與愛莉兒的干預而失敗。 最後,普洛斯彼羅放下復仇心態,選擇原諒所有曾經傷害他的人。他公開揭露自己的身份,恢復了米蘭公爵的名分,也促成斐迪南與米蘭達的婚姻,象徵新時代的和解與希望。最終,普洛斯彼羅解放了愛莉兒與卡列班,放棄了自己的魔法,準備返回文明世界,結束他在島上的歲月。劇末,他以「退場獨白」向觀眾告別,似乎暗喻莎士比亞自己即將告別舞台的心情。 劇本核心主題 《暴風雨》的核心主題在於權力、復仇與饒恕的辯證關係。劇中探討人性在背叛與原諒間的掙扎,權力如何被濫用與重新定位,並以愛情與和解象徵新秩序的建立。普洛斯彼羅放棄復仇與魔法,暗示理想人文主義對於智慧與人性超越控制與報復的價值,為觀眾帶來深刻反思。 |
《凱撒大帝》故事大綱
《凱撒大帝》是莎士比亞根據古羅馬歷史創作的悲劇,聚焦於政治野心、忠誠與背叛。故事以羅馬共和國為背景,展現尤利烏斯·凱撒遭遇刺殺以及刺殺者們的命運。 劇情開場,凱撒剛剛戰勝龐培返回羅馬,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。然而,一些元老如勃魯特斯和凱歇斯,對凱撒可能稱帝感到擔憂,認為這將威脅共和制度的自由。凱歇斯勸說勃魯特斯參與陰謀,強調這是為了保衛羅馬,而勃魯特斯因對共和國的忠誠最終同意加入刺殺計劃。 凱撒無視多次警告,參加元老院會議,並在會上被陰謀者刺殺。他最後的遺言「勃魯特斯,也有你?」揭示了對好友背叛的震驚。刺殺後,勃魯特斯向民眾發表演說,試圖說服他們這是為了保護共和國。但安東尼發表了一場充滿情感的演講,揭露陰謀者的動機,激起民眾的憤怒,最終引發暴動。 凱撒死後,羅馬陷入內戰。安東尼與屋大維結盟,對抗勃魯特斯與凱歇斯的軍隊。在腓立比戰役中,陰謀者們戰敗。凱歇斯和勃魯特斯選擇自殺以免被俘虜,勃魯特斯臨終時被安東尼稱為「最高尚的羅馬人」,因為他是唯一一位因理念而非私心刺殺凱撒的人。劇末,羅馬共和國最終邁向帝國化,象徵著歷史的不可逆轉性。 劇本核心主題 《凱撒大帝》的核心主題在於政治權力的野心與犧牲,忠誠與背叛的複雜性,以及共和與專制間的衝突。劇中揭示了權力爭奪對人性與友情的破壞,並探索行為是否能完全基於道德理想。悲劇強調歷史進程的無情與個人選擇的局限。 |
《皆大歡喜》故事大綱
《皆大歡喜》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浪漫喜劇,充滿愛情、身份錯置和喜劇元素,背景設定在充滿詩意與自由的亞登森林。劇情圍繞親情、愛情和自我探索展開,最終達成歡樂的結局。 故事從宮廷鬥爭開始,羅瑟琳被叔叔弗雷德里克公爵放逐,因與自己被廢黜的公爵父親關係密切。她的表妹西莉亞對她深感同情,決定與她一同離開宮廷,並帶上小丑。他們三人逃往亞登森林,羅瑟琳為保安全,偽裝成男孩「蓋尼米德」。 同時,奧蘭多因兄長奧利弗的迫害,也逃到亞登森林。他與羅瑟琳在宮廷中早已一見鍾情,但在森林中不知「蓋尼米德」的真實身份。羅瑟琳以男裝身份與奧蘭多建立友誼,並「教導」他如何追求愛情,兩人關係在趣味橫生的互動中逐漸加深。 森林中還發生了多條愛情線,包括牧羊人席維亞斯與牧羊女菲比,以及小丑與奧黛麗的滑稽戀情。同時,羅瑟琳的父親與其他被放逐的人士在森林中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,展現了對自由和友誼的讚美。 最後,弗雷德里克公爵悔改還政,羅瑟琳恢復女性身份,與奧蘭多成婚,並促成其他角色的愛情與和解。多重婚禮和歡樂結局象徵了新秩序的建立,回歸和平與幸福。 劇本核心主題 《皆大歡喜》探討了愛情的多樣性、身份與自我發現的重要性,尤其是在愛情中人們的裝扮與面具。並藉亞登森林的田園世界對比宮廷的壓迫,讚美自然與人性的純真。劇中通過幽默與和解傳遞愛與包容的普世價值,強調轉變與和諧的可能性。 |
《第十二夜》故事大綱
《第十二夜》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浪漫喜劇,充滿愛情、錯誤身份和戲劇性的誤會。劇情開始於一場海難,雙胞胎兄妹薇奧拉和塞巴斯汀安被分開,薇奧拉以為哥哥已經溺亡,決定女扮男裝,化名塞薩里奧,成為伊利里亞公爵奧西諾的僕人。 奧西諾深愛奧利維亞女伯爵,卻屢遭拒絕,於是派薇奧拉(化名塞薩里奧)去向奧利維亞傳遞愛意。然而,奧利維亞卻對偽裝成男孩的薇奧拉一見鍾情,陷入無法表達的感情矛盾,而薇奧拉自己則暗戀奧西諾,使三人形成了錯綜複雜的情感三角。 同時,奧利維亞的家庭也充滿混亂。她的管家馬伏里奧因傲慢而成為其他僕人和親戚的惡作劇目標,這些角色設計了一場滑稽的計謀,讓馬伏里奧相信小姐奧利維亞愛上了他。這場鬧劇成為全劇的喜劇高潮之一。 隨著劇情發展,塞巴斯汀安意外來到此地,並因與薇奧拉外貌相似引發更多誤會。奧利維亞誤認塞巴斯汀安為薇奧拉的男裝,並與他快速成婚,進一步加深了情節的戲劇性。最終,真相大白,薇奧拉與奧西諾的愛情得以實現,塞巴斯汀安和奧利維亞的婚姻也獲得祝福。馬伏里奧雖未能融入歡樂的結局,但仍是故事的喜劇點綴。 劇本核心主題 《第十二夜》探討愛情的流動性與人性中真實與偽裝的衝突,通過錯位身份與性別反轉,挑戰傳統的性別和社會觀念。劇情在歡樂與混亂中傳遞對愛情與自我接納的理解,展現人性中的幽默與脆弱。 |
《馬克白》故事大綱
《馬克白》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,講述了權力欲望如何吞噬人性並導致悲劇結局的故事。劇情發生在蘇格蘭,開場時將軍馬克白在戰場上獲得勝利,回程途中遇到三個女巫,女巫預言他將成為國王。這一預言點燃了馬克白心中的野心。而他的妻子馬克白夫人是他奪取王位最佳的支持者,甚至為求勇猛殘忍之心不惜向鬼靈締結邪惡契約。 最終在馬克白夫人的慫恿下,馬克白謀殺了國王鄧肯,篡奪王位。雖然實現了預言,但馬克白無法擺脫內心的罪惡感與不安,開始疑神疑鬼,甚至認為朋友班柯會威脅自己的統治,於是派刺客殺害班柯及其子,但班柯之子弗林斯逃脫。 馬克白的暴力行徑逐漸失控,在三個女巫的示警下,他還派人殺害了反對派貴族麥克德夫的家人,激起麥克德夫的復仇決心。與此同時,馬克白夫人因參與謀殺而備受折磨,最終精神崩潰並自殺,進一步推動劇情的悲劇發展。 最終,麥克德夫與英格蘭王子馬爾康姆聯手,率軍進攻馬克白的城堡。馬克白孤立無援,看破一切汲汲營營竟還是換得人生一場空,但仍決定鼓起勇氣英勇迎敵。只可惜命運終究是開了他一個殘忍的玩笑,雖然頑強作戰,馬克白最終還是死於麥克德夫之手。馬克白的死標誌著暴政的結束,馬爾康姆即位,恢復了蘇格蘭的和平。劇情在血腥與復仇的氛圍中結束,展現權力欲望的毀滅性力量。 劇本核心主題 《馬克白》的核心主題是權力欲望如何腐蝕人性及其後果。劇中透過馬克白的墮落與毀滅,探討了野心與道德的衝突,揭示罪惡的代價。劇本還涉及命運與自由意志的辯證,強調過度追求權力帶來的無盡痛苦與毀滅。 |